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主办单位 哈尔滨工业大学 主编 李隆球 国际刊号ISSN 0367-6234 国内刊号CN 23-1235/T
《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》创刊于1954年,是工业和信息化部主管、哈尔滨工业大学主办的自然科学综合性学术期刊,主要刊发国内外高校和科研院所工程技术领域最新研究成果。学报是北大中文核心、中国科技核心、CSCD核心期刊,被Ei Compendex、Scopus、CA、JST、CSCD等10多种国内外重要数据库收录,2024年入选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中文领军期刊、中国高校杰出科技期刊、中国国际影响力优秀学术期刊,在全国140多种工程技术综合性科技期刊中排名连续10年TOP5%。
车路云协同技术作为智能交通与自动驾驶革新的核心架构,正在重塑智慧城市、物流运输、共享出行等领域的智能化服务形态。为突破单车智能的感知盲区与协同瓶颈,深度融合多源感知、低时延通信、分布式计算与动态控制技术,《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》编辑部特邀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田大新教授、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李长乐教授、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曲凯歌教授组成客座主编团队,负责组织“车路云协同自动驾驶:感知、通信、计算与控制”专题(发表于正刊)。即日起征稿,截稿日期2025年7月31日,计划2026年上半年出版,欢迎广大科研工作者踊跃投稿。
一、征稿方向(包括但不限于)
1. 车路云协同多模态感知与异构数据融合
2. 车路云协同通感算资源动态调度
3. 极端场景下自动驾驶鲁棒感知增强
4. 多目标轨迹跟踪与不确定性建模
5. 车路云分布式协同优化控制算法
6. 多模态大模型驱动的场景理解与意图推理
7. 自动驾驶世界模型的动态环境演化预测
8. 车路云协同的大模型分布式训练与知识蒸馏
9. 数字孪生驱动的车路云协同系统仿真验证
10. 车路云数据安全加密与隐私保护
二、投稿要求
1. 论文须是尚未发表的研究成果,具有原创性,且无国家涉密内容。
2. 格式、写作等要求参考期刊官网“作者指南”的“投稿要求”。
3. 投稿网址:http://hit.alljournals.cn/hitxb_cn/ch/index.aspx
4. 投稿时须以附件形式上传保密审查证明。
5. 综述或研究论文均可,综述的第一作者应为高级职称学者。
三、专刊咨询
田大新教授,E-mail: dtian@buaa.edu.cn
李长乐教授,E-mail: clli@mail.xidian.edu.cn
曲凯歌教授,E-mail: kaigequ@buaa.edu.cn
四、客座主编团队
田大新,二级教授/博士生导师,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科研院副院长兼前沿创新处处长,国家高层次人才,“科学探索奖”获得者,IEEE Fellow、牛顿高级学者、中国工程院“中国工程前沿杰出青年学者”,担任中国指挥与控制学会无人系统专委会主任、车路协同与安全控制北京市重点实验室主任。主要从事自动驾驶、车联网、车路协同相关研究,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“揭榜挂帅”重点专项、国家自然基金重点项目等国家级项目12项,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,出版专著7本、教材2本、译著2本,授权发明专利51项,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等科技奖14项,国家教学成果奖一等奖等教学奖5项。
李长乐,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二级教授/博士生导师,国家高层次人才,空天地一体化综合业务网(ISN)全国重点实验室副主任,智慧交通研究院副院长,通信工程学院副院长,信息与通信工程一级学科方向及交通运输工程一级学科负责人,IET会士、IEEE高级会员、IEEE BTS西安分会副主席、中国通信学会会士、中国电子学会通信分会副秘书长、China Communications编委。在相关领域期刊及国际会议发表学术论文逾百篇,申请国家发明专利逾30项以及国际专利4项,主持研究国家级重点项目多项,包括国家重点研发计划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,参与完成的科研成果获省部级奖项多项。
曲凯歌,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交通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/博士生导师,入选国家级青年人才项目。主要研究方向为车联网、边缘智能、车路协同等。发表论文30余篇,出版英文专著1部,授权美国专利1项,获IEEE ICCC 2024等最佳论文奖3项。担任IEEE Access、《人工智能》等期刊编委,担任IEEE ICUS分会共同主席、IEEE INFOCOM Workshop共同主席,担任IEEE ICC、IEEE GLOBECOM等国际会议程序委员会成员。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在线投稿中如遇问题,可致电《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》编辑部咨询,电话:0451-86402276